咬肌肥大矯正術
咬肌肥大又稱咬肌良性肥大。人體咀嚼肌包括:咬肌、顳肌、翼內肌、翼外肌等。所以咬肌肥大的發生一般又認為與人咀嚼習慣和飲食習慣有關。如飲食中經常吃硬的食物或有吃零食、吃口香糖習慣有關。也有人認為咬肌肥大與遺傳因素有關,事實上從臨床上看確有家族性咬肌肥大的現象。咬肌肥大多伴有下頜角肥大、下頜角外翻等情況發生,所以臨床上又將咬肌肥大稱為下頜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臨床上單純去除肥大咬肌的情況比較少,如咬肌確實肥大一般手術多在去除下頜角的同時去除部分咬肌。
術前檢查
首先從外觀上看,一般咬肌肥大患者臉形多為近方形,所以又有“四方臉”之稱。檢查囑患者閉口咬牙同時在下頜角處觸摸雙側咬肌,感覺咬肌的收縮范圍和咬肌厚度。咬肌肥大患者的咬肌在收縮時可明顯感覺到咬肌范圍大和咬肌明顯增厚。在檢查咬肌的同時需注意下頜角肥大的程度和下頜角是否有外翻現象。
X線檢查:X線主要檢查下頜骨和下頜角的肥大情況,對咬肌的發育程度則X線片上不能顯示。X線檢查可照“曲面斷層”和“頭顱側位”片,以判斷下頜骨體的肥大程度。但X線片可不作為術前的常規檢查。
其它術前常規檢查:血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胸透檢查和心電圖檢查。
術前注意添加營養和手術時應避開月經期。
術前添加營養的目的是:因手術從口腔內進行術后一般需禁食2天,生理需要量從輸液中補足。
外科手術均常規避開“月經期”的原因:月經期身體內凝血機制較差,術中出血增多,術后也容易出血、血腫、感染,術后腫脹明顯,腫脹期延長。
手術方法
手術經口腔內進行,主要注意徹底消毒盡量使口內的細菌降低,降低術后感染率。咬肌去除時應去除咬肌的內側面,避免傷及面神經的下頜緣支。咬肌去除量根據術前檢查的情況而定。因咬肌去除多數同時需去除下頜角,術后3-6個月后咬肌本身會有一定程度的萎縮,所以咬肌去除量一般不超過咬肌厚度的三分之一。
術后護理和術后注意事項
術后遵醫囑一般禁食2天,應用抗生素、止血藥和足量的生理需要量的液體。對于手術的反應不同個體是有明顯差異的,一般術后3天時腫脹最為明顯,然后腫脹逐漸消退。術后10天左右明顯的腫脹已基本消退。術后一個月內盡量避免刺激性飲食和硬的飲食。術后會出現暫時性的張口困難,一般不要特意進行張大口練習。
1、版權所有: 北醫三院成(整)形外科。未經許可不得使用、轉載、摘編。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醫三院成(整)形外科)”的作品,均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站致力于提供正確、完整的健康資訊。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健康資訊,僅供參考,不能替代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建議,如自行使用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花園北路49號 電話:010-82266291
版權所有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整形外科(原成形外科) 未經許可不得使用,不得轉載、摘編 京ICP備05082115號-7 京衛網審[2012]第0069號